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芦茹是什么中药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芦茹是什么中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《黄帝内经》这本中国最古老的医书,为什么记载了这么少的草药?
这个很正常。它是中国古时的一部奇书,至今其中的大道理让现代人也望尘莫及,只讲道理没有信服感,而且有具休的论点,草药为其中之一,充分说明这些道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。以什么方向为切入点,确实另后人值得学习!
黄帝内经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由之路!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保健之秘籍。防患于未然。是注解传统养生法的内容和生活方式习惯所忌所宜,欲望调节、起居睡眠和气候的禁忌,保养锻炼身体的方式来领会,亲身体验,天长地久自能有体健康强,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。从而得到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,享受天人合一,可以养天和,怡养心目!🙏🙏🙏
《黄帝内经》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书籍,其中介绍了中医最基础的理论,更是道出了中医最纯正的思维,其中对于阴阳、五行、藏象、经络、营卫气血、五运六气的讲解,就是中医生存的根基,《黄帝内经》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。
《黄帝内经》重在讲解人体的病理、生理,以及治疗的大原则、大方向,对于具体的方式则略,但是其中也有十三个方剂,所谓“内经十三方”,其中治疗血枯经闭的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治疗失眠的半夏秫米汤,至今临床仍在应用。《黄帝内经》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。
但是为什么《黄帝内经》没有记载过多的药物?《黄帝内经》重点放在了针刺治病,《灵枢》更是一本详细讲解针灸的书籍,其中的九针、官针、根结、标本、经络巡行等都是在为针灸治病做铺垫。《素问》中的许多疾病都建议采用针灸治疗,可见《黄帝内经》对于针灸的重视。
针灸就想中医的一座宝库,中药尚且需要采摘,晾晒,清洗,炮制,保存,工序复杂,煎煮不便。但是针灸则不同,只要随身准备几根银针,摆好姿势体位,随时可以进行治疗。并且针灸独副作用少,操作简便,效果突出,因此《黄帝内经》对于针灸的运用尤加重视。并且《黄帝内经》重在理论的讲解,做到面面俱到也不现实,况且中药在当时应用还未广泛,因此《黄帝内经》记载的药物并不多。
《黄帝内经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典籍,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,要比《神农本草经》稍早,《黄帝内经》总共分为两部,灵枢和素问,每一部都有八十一篇,总共记载了十三个方,而且多半是单方或者是两三味而已,今天临床使用的也比较少或者仅在复方中配合使用,学中医的老师都知道,内经讲最多的就是“针刺”,为什么很少提到药物呢?《灵枢》开篇即讲“余子万民,养百姓而收其租税,余哀其不给,而孰有疾病,余勿令使被“毒药”无用砭石”也就是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之前,人们把治病的药物称为“毒药”,这是因为当时的年代并未很好的了解并掌握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,如孔子“康子赠药,孔子:丘未达,不敢尝”,而且更多的是使用单方,没有更多的配伍理论指导,往往副作用很大,并不能像复方那样相互监制控制毒副作用,在此之后像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药物学专著问世以后,有了系统的理论,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,采集,炮制等,慢慢的从单味药使用变成多味药使用的复方,知道怎么样比较好的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,才把“毒药”称为“本草”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芦茹是什么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芦茹是什么中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