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卡培他滨副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卡培他滨副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卡培他滨片副作用有哪些?
卡培他滨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,口服后吸收迅速,并能以原形经肠黏膜进人肝脏,在肝脏经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中间体5’-脱氧-5-氟胞苷,接着在肝脏和肿瘤组织胞苷脱氨酶的作用下,产生最终中间体5’-脱氧-5-氟尿苷,最后,在肿瘤组织中经胸苷磷酸化酶催化下,将5’-脱氧-5-氟尿苷转化为氟尿嘧啶,氟尿嘧啶在体内先转变为 5-氟-2-脱氧尿嘧啶核苷酸,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,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,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。此外,还能渗入RNA,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渗入RNA而达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。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和结、直肠癌。
人体有许多组织表达胸苷磷酸化酶,一些人类肿瘤表达这种酶的浓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。单药化疗时,卡培他滨比氟尿嘧啶静脉给药更为有效,对荷乳腺癌(5种细胞系)与结肠癌(2种细胞系)等7种无胸腺小鼠肿瘤模型的肿瘤生长抑制率>50%,相比之下,氟尿嘧啶仅对两种肿瘤模型的疗效超过卡培他滨。在12种人肿瘤移植物中,卡培他滨联合用药组均有相加作用,而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组只有7/12有相加作用。另外,紫杉类药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对数种移植物模型有协同作用,可以使肿瘤消退。卡培他滨对氟尿嘧啶敏感和耐药的细胞系有抗肿瘤活性,在氟尿嘧啶耐药的结肠癌小鼠中,给予卡培他滨一日480mg/kg,可使80%动物的肿瘤完全消退,相反,应用最大耐受剂量氟尿嘧啶,未观察到肿瘤消退。
卡培他滨的不良反应较轻,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,且易于处理和可逆,虽然剂量可能需要限制或降低,但无须终止用药。
- 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。对于出现严重腹泻的患者应给予密切监护,若患者开始出现脱水,应立即补充液体和电解质。在适当的情况下,应及早开始使用标准止泻治疗药物(如洛哌丁胺)。必要时需降低给药剂量。
- 半数患者发生手足综合征,表现为麻木、感觉迟钝、感觉异常、麻刺感、无痛感或疼痛感。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治疗,手足综合征出现的中位时间为79天,严重程度为1到3级,出现2或3级手足综合征时应暂停使用卡培他滨,直至恢复正常或严重程度降至1级,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后,再次使用卡培他滨时应减低剂量。
- 皮炎、脱发、黏膜炎、发热、乏力、嗜睡、头痛、下肢水肿、中性粒细胞减少
- 心脏毒性与氟尿嘧啶药物类似,包括心肌梗死、心绞痛、心律不齐、心脏停搏、心功能衰竭和心电图改变。既往有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中这些不良事件可能更常见。
卡培他滨片副作用有哪些?
卡培他滨片常见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1.消化系统:最常见的副反应为可逆性胃肠道反应,如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口炎等。严重的(3~4级)副反应相对少见。
2.皮肤:在几乎一半使用本品的病人中发生手足综合征:表现为麻木、感觉迟钝、感觉异常、麻刺感、无痛感或疼痛感,皮肤肿胀或红斑,脱屑、水泡或严重的疼痛。皮炎和脱发较常见,但严重者很少见。
3.全身不良反应:常有疲乏但严重者极少见。其他常见的副反应为黏膜炎、发热、虚弱、嗜睡等,但均不严重。
4.神经系统:头痛、感觉异常、味觉障碍、眩晕、失眠等较常见,但严重者少见。
5.心血管系统:下肢水肿较轻且不常见。尚未见其他心血管系统副作用。
6.血液系统:少见中性粒细胞减少,极少见贫血,但都不严重。
7.其他:常见厌食及脱水,但重者极少见。
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
您好,我以前吃的是卡培他滨片,吃后手足疼痛,肿胀,是什么原因?是药后副作用吗?怎样才能好呢?谢谢?
服用希罗达卡培他滨片后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,您的这种症状属于手足综合症。在几乎一半使用的病人中会发生手足综合征:表现为麻木、感觉迟钝、感觉异常、麻刺感、无痛感或疼痛感,皮肤肿胀或红斑,脱屑、水泡或严重的疼痛。但严重者很少见。患者应立刻暂停药物,及时到医院咨询就医,在医师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卡培他滨副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卡培他滨副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