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生草药的功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草药的功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古时候大夫如何辨别药草的功效?
世上最严谨的就是医学,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也是极为严谨的。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,又尊重实践,一切以实际情况为重。
具体到古人关于药草功效的辨别,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。
最早的时候没有理论,也没有经验,对药草只能去逐步实验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,就是处于这个阶段。
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,产生了阴阳五行的理论。中医引进阴阳五行理论,结合前人的经验产生了中医自己的理论体系。
具体到药草上。先按照五行理论进行归经,再根据药物对人体的具体作用进行总结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加实验,才能得出结论。所以关于药草的功效,不是某个人拍下脑袋说出来的。要不然,出了问题谁对病人负责呢?
举个例子。比如熟知的枸杞子,网络上吹捧的滋补良药。枸杞子红色,味甘。依照中医的五行理论,红色应该归属心,味甘应该归属脾。
可是自古以来根据实际效果,医家都把枸杞子归经为:肝、肾、肺经。没有人同意把枸杞子归经为心、脾经。
然而现在,仍有很多中医生坚持按照理论把枸杞子归到心经、脾经。有补益心和脾的功效,只适合于寒性体质的人。认为枸杞子不但不会补益肝肾,还会因为促进心经而激发欲望,反而有损于肝肾功能。
中医尊重理论,也尊重实践。比如《神农本草经》里,除了对理论的论述,把很多药物的功效也记述下来。连药物的配伍,具体的使用,甚至连病人什么时间服药都详细论述。从中可以看出,古人对病人的敬重和严谨。
古人很看重实践的,实践出真知。看看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对用药时间的描述:“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后服药;病在腹以下者,先服药而后食;病在四肢血脉者,宜空腹而在旦;病在骨髓者,宜饱满而在夜。”
中草药蒲公英的功效?
蒲公英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木植物,作为一种中草药。蒲公英性苦甘、寒,有清热解毒,利尿散结的作用。小到感冒发烧、咽喉疼痛、湿热、黄疸、生疮肿痛,大到急性支气管炎、肾炎、肝炎、胆囊炎和急性结肠炎都可以用蒲公英来治疗。平时蒲公英泡茶喝,也可以起到很强的抑菌作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生草药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生草药的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